首功制度的弊病,乔琰自己也未尝不知,故而在各项细节的完善上,还需得通过随后作战中面对的情况来平衡。
举个极端一些的例子,就像前两日她所想的那典韦临阵杀敌,一场战争下来若按照造成的杀伤结算嘉奖,必定会造成文武俸禄不平衡。
但显然,郭嘉此时所说的弊病绝不是这一类,否则他没有这个前来“找茬”的必要。
甚至于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也正是对乔琰看好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第一次进言就显得尤其重要,谁让这等同于奠定了他在这个势力阵营之中的定位。
乔琰回道:“你随我来。”
这种话就显然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该说的了。
郭嘉随同她踏入了主帐中,分别就座。
乔琰并没有问及他为何会知道首功制度的实行——这若不是戏志才告知的也没有第二种可能。
但在此时,这一恰到好处的告知绝不能算泄密,而叫推波助澜,起码此时郭嘉已经坐在了她的面前。
在她以“愿闻其详”开了这个对话的头后,便听郭嘉问道:“俘虏可代首,是为了保全俘虏性命,进而扩张乐平人口,此想法诚然不错。以乐平安居、逢战有赏的条件也不难令其倒戈。但敢问乔侯,以何约束或者说是处置俘虏?”
“又或者说,乔侯要如何确定,他们不会今日倒向你,明日便倒向别人,总归投于乔侯麾下的时候他们乃是士卒之战功,得蒙乔侯接纳,便一跃而成了自己人。”
除非乔琰能够始终保持足够的优越条件。
可这一句话,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就像她此前想到过的曹操招募青州军的情况。
在他遭逢宛城之败后,这些青州军在军纪上的松散,甚至是反过来行作恶掠夺之事,反而会成为捅向自己的一把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