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让人窒息的厚重云层,死死地压在上空。
十二月末,整个俄国高层都沉溺在一种莫名的狂欢当中。
政治家嗅到了阴谋的气味,波茨坦会议本身就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阴谋,为了双方的利益而进行分赃,只不过其受害对象则是他们的小弟。
军人也同样如此,他们嗅到了火药的浓烈气息。
和平时代,军人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作用,就算曾经被用以镇压暴乱或者革命等事情,可说到底也不过是大材小用罢了。
‘我们的枪即将生锈,我们的刀开始变钝,我们的手脚也逐渐迟缓,我们需要钢铁与烈焰,只有经过鲜血的洗礼,才能够证明我们的作用!’
狂热的中高级军官如此诉说着自己的想法,而这种想法并不是存在于单一对象,而是存留在绝大部分中高级军官心中。
大炮的口径越来越大,威力也越来越凶猛。
他们如此地坚信,自己军队所向披靡,无所不能。
因此中高级军官渴望着战争,想以此来证明自己,同时也想以此机会来获得更高的权力与地位。
德国与俄国正处于一种难以描述的亢奋状态,与此同时,英国和法国也被这场会议所吸引。
他们率先派出使团前往俄国。
为的,是对这一谈判过程与结果进行了解。
待英国使团与法国使团到来并与沙皇尼古拉二世进行会面之后,他们不禁发出一阵惊叹,俄国竟在这场实力悬殊的谈判中,占得了便宜,同时也稳住了巴尔干半岛的局势。
可是,当真如此吗?
尼古拉二世不是一个及格的统治者,但他是一个出色的颜值君王,加上他那独特的外交交谈风格,几乎把玛利亚的战狼外交都套到自己身上。
什么‘我让奥斯曼帝国无地自容’又或者‘奥匈帝国见我只能低头’如此之类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