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坐了火车,便立刻知晓这是军国利器,大明有此物后,若是将此物延展至边疆,必然大为方便,运兵还是平判皆不是问题。
但如今只是试运行,光是准备运营就又用去大半年,沿途车站的水、煤都要准备好,列车乘务人员也得培训好,列车长、调度、巡检这些技术工种更需大力培训。
耽误的时间也就情有可原。
这种事情朱高炽也不是很熟练,比如调度巡检他就不知道后世是如何安排,边教学边摸索,每天开放一两趟,搜集经验,半年后终于有了套成熟方案,即可铺开。
九月,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次动静倒没那么大,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不该知道的跟他们也没多大关系。
火车开通后,南京北京两地货物运输量陡然增加,来自北方的牛羊、皮毛大量涌入南京城,使得皮毛价格顿时下去两三成。
来自南京的玻璃肥皂等物也让北京的货物价格下降好几成,再加上湖广地区的粮食稻米,江南鸡鸭,至年底,户部总结账目大大吃了一惊,南京北京两地的税收翻了三倍。
单这两地税收近五百两,朝堂满是惊讶之声。
此时最为繁忙的是北京与南京的货运部门,火车的运力由这两部门安排,就算在里面做个小吏也是人上人,商人争相求见,就算不受贿,也能日子过得极丰满。
比如有个小吏名叫周三维,本是南京孤儿,因为跟着朱高炽的学堂识了几个字,货运部门招聘时,因为他认字而得了这个职位。
火车开通不足三个月,这货买房买车买娘子,堪称鲸鱼翻身。
平日里回家连饭也不用做,总是有人请,娘子女儿的日常用品不用吩咐自然有人送来,可把人羡煞,自此人们才知道读书竟然有这般好处。
原本很多人读书,只读到十一二岁便辍学回家,朱高炽用尽办法也不能让他们回心转意,更多人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也就行,这回不用他催促,那些人自动便把孩子送到官办学校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