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刚一开春,贞观二十三年的科举考试如期而至。
然而科举考试的考官并不是考试开始的那一天开始忙活的。
这些天来考官们陆陆续续接到了形形色色的考生送来的文章。
评审这些文章的标准并不是他们的文采和立意如何,有点时候光看姓氏便可知道这个考生是不是能够拿到好的成绩。
这些考生共同的特点就是出身都非同寻常。
在众多王公贵族的后代的文章中,也有三三两两的寒门子弟写的文章。
“此文结合农民实际的劳作程度和收成,在此基础上评议朝廷的农业赋税制度,他认为应当使农民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才不至于竭泽而渔,行文流畅,立意独特,此乃佳作也。”吏部侍郎刚念完了一篇文章,稍加点评。
再一翻看这文章的作者便是那长安城偏僻角落中受受冻挨饿的柳公明。
吏部侍郎心里感到惊讶:“这柳姓一看就是外地的小姓,以往科举前行卷来交给我的文章的人,都是关陇一带颇有名望的大姓贵族。太子莫非要有意栽培这个读书人?”
但猜测归猜测,既然太子都把文章亲手交给他了,他也不敢在科举场上让这位考生为难。
柳公明这一天,潦草地吃了点干粮来到贡院进行考试。
来考科举的一群人中大概只有他最艰苦了,别的人都带了好几天的干粮,还有各种衣物,毕竟一进贡院考生便要待好几天,衣食住行都在贡院解决。
条件更好一点的考生还带了随行的书童,背着一个很大的书箱。
柳公明刚进入贡院便遇到了吏部侍郎家的公子崔直,此人两手空空,需要带的东西都让他家的书童背着。
这位小书童比崔直小不了几岁,小小年纪便被肩上的书篓压弯了身子。
崔直周围还跟着一群不知哪里来的读书人,他在人群中便是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