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各军建军兵力来源和改编问题......”
这一聊就从日暮聊到星月满天,将众人心中困惑和难处一一解决、捋清。
隔日开始,城外各军停止休整,全部归营,按照刘安的既定部署开始调拨兵员,改编军队。
最先建立起来的是十五个军部,军部建好,犹如有了脑袋。随后,正将、副将归位是为营长,有了躯干,等他们拉来部下,又有了四肢。
一天之内,十五支护民军组建完成,但这不算完成改编,只能算是对各军兵力的调整。
改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天内就可以完成的,刘安并不着急。
各军组建完成,便依照他的部署开始进行东进邓州屯田动员,从上到下,依次集中议事,讲明屯田的意义和重要性。
跟随大军北上的兵卒都是自愿来的,来之前就已经考虑过渡江之后的艰苦生活,既然要打胜仗就得屯田,他们自然没有怨言,因为胜仗高于一切,能打胜仗,背井离乡渡江北上才有意义,否则又何必来呢?
屯田没有问题,全军基本都是农民出身,他们一路上也见过唐州、邓州肥沃而平坦的土地,但问题是北方气候跟南方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自然也就不同。
况且现在已经六月,能种什么、能收什么,没几个人能说清。
孙正、万尧、许坚等岳家军老兵虽然不止一次来过邓州、唐州,但说到在这儿种地,他们根本不懂,他们跟其他人一样,也是靠臆想。
说白了,除了刘安前世在北方生活过、种过地,全军之中十岁之后仍然在北方生活的,几乎没有。
屯田种地不是靠想就能解决的,除了技术和工具,最重要的就是经验,而这恰恰是全军最缺乏的,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本地农民。
好在均州与邓州相邻,地形地貌虽然不一样,但气候并无不同,而均州城有几十户人家就是靠在城外种地生活,现在这些地多数成了护民军的军营,他们收了钱,失了地,现在正好为护民军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