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也不少啊,四成都拿走了。”臧俊再问。
老丈再次瞪眼道:“这还多?你是不知道以前青州是个啥样的。
早些年的时候,秦军那些人都是只留下半年口粮,剩下都拿走。就这半年口粮还得给黄老爷交租子呢。
现在说是交四成,实际上就是交两成而已,那两成是存在县里的,万一有个荒年啥的那都是要在还给老百姓的。”
臧俊笑问道:“你们就这么相信官府?万一那两成被挪用了,灾年没吃的怎么办?”
老丈肯定道:“只要刘大人在青州,咱们就信。谁会觉得能把黄老爷家的地分给老百姓的人,会骗咱们呢?”
臧俊饶有兴致地跟老汉聊天,刘裕也进入了施工的队伍中询问,有时候还会撸起袖子帮忙。
这时候莒南县令终于姗姗来迟,领着三四个人到了工地。
“下官拜见刺史大人。”
刘裕抬头笑道:“思话,你一个世家公子,我却把你分到了这么远的莒南做县令,委不委屈啊?”
萧思话摇头道:“不委屈。表兄这么做必然是有深意的。”
刘裕闻言欣慰道:“你听说过一句话吗?”
“什么?”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不识民间疾苦,如何能将一个国家治理好呢?”
响鼓不用重锤,萧思话闻言眼睛一亮,马上躬身道:“表兄,我明白了。”
见萧思话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刘裕转开话题问道:“这几天也一直没问你,治理莒南可有什么问题?”
萧思话闻言道:“问题倒是没有,只是有些想法。”
“说来听听?”
“大人,我觉得咱们青州府的官员是不是太多了?”
刘裕闻言一愣道:“什么意思?”
“本来县衙只需要三个主官,县令,县尉,县丞。
如今您又要搞什么镇公所,县衙的属吏也全部纳入刺史府,成为了正式的刺史府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