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纷纷收拾行李,准备去长安城参加这次的科举。
这一次科举,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因为颁布政令的同时,李恪未来关于科举制度改革,也同时颁布。
这政策,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件好事。
毕竟不说别的,就单说这童子试,看中之后就可以获得秀才的称号。
而且还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丝毫不夸张的说,这可是真真切切的好处啊。
至于看中举人,完全免除赋税,甚至还可以成为小吏,帮助治理地方。
这个在之前,他们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毕竟再怎么说,这小吏都属于朝廷中人。
没有关系和银子,根本就当不了。
不过有了这个政令,他们的前途,充满了希望。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状元。
这科举制度,更加令百姓受益,甚至是寒门占据了大便宜。
他们怎么可能会不支持?
新政令是由李恪提出来的,而且后续每一个考中的学子,都有经过登记一环节,而且由朝廷统一安排位置。
这就避免了地方官员利用自身权势,冒名顶替。
“三殿下,当真是活菩萨啊!”
“我等学子,自然要视三殿下为师!”
“三殿下可真的是为了百姓,操碎了心啊!”
此刻的民间,李恪声名鹊起。
甚至不少学堂之中,都为李恪立下雕像。
一些当代大儒,更是丝毫不迟疑,一顿猛夸李恪。
长安城中,不同于外界。
此刻的太子李承乾面前,坐着几个官员。
他们都是学士,负责这一次科举出题。
刚刚结束出题,他们便被李承乾约到了别院之内。
除了李承乾,大殿之内还有王国公等大人物。
几个学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而李承乾,对于他们的态度,也是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