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雄?枭雄?——三国脑洞故事杂谈集

第十二篇 曹魏政权为何短暂?

字体:16+-

先说结论:根源还是曹操造成的。曹操做错了两件事。其一、曹昂之死;其二:曹丕、曹植夺位之争。

曹操有25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最少都有二十个。而曹洪这些也有儿子的;夏侯渊这些更不会少。但因为曹丕、曹植之争;导致曹丕限制宗室权力,自己的弟弟基本不用,连曹仁的儿子都不重用,更不要去说他想杀的曹洪一家人了。

转而重用了养子系曹真、秦朗、何晏这些。曹真、秦朗能力虽强,但也只是两人。其它几十个曹氏家族的人,没有机会领军。极有可能,很多弟弟、堂兄弟们站队曹植,包括曹洪。

这严重地和曹操依靠兄弟打天下是相反的;最终导演皇权旁落。太和五年,曹植上书陈述禁锢宗室过严的弊端,曹叡才开始改变诸侯王不得进京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曹氏宗室已经无任何实权。

这个源头,就是曹操考验曹丕、曹植两兄弟导致的恶果。那么作为聪明人的曹操为何会挑起两个儿子的“夺嫡”之争呢?

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与荀彧的冲突有关。

荀彧和曹操之争不是汉魏之争,而是王道与霸道治国路线之争。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中指君主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叫做王道,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中指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叫做霸道。

荀彧可能认为治国所谓“王道”,就是为上者拥有高尚的德行,出于德行,君主的行为大抵都是“仁爱万民”的,于是仁道之君往往是用德性来教化百姓的,就是以德服人;这是表面的说法,核心是“王与士大夫共天下”,通俗来说就是虚君实相,与各世家共亨权力。

曹操可能认为治国所谓“霸道”之君,就是凭借武力对百姓施加由上到下的“压迫”,让百姓屈服于“武力”之下,这样的君主,是“以武制人”,所施行的是“霸道”。这是表面的说法,核心是“王与法规共天下”,通俗来说就是实君虚相,按律分享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