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城小巷

第18章 为生活而“加工”

字体:16+-

上世纪中叶,天灾人祸,难上有难,象三皇街这样下层百姓密集区,尤其穷得冷气直冒。不过,那时的人思想单纯,要求不高,一门心思只想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来养家糊口,哪怕是分分钱、厘厘钱,挣一点算一点,很少去想什么歪门邪道。因此,社会上,坑蒙拐骗、偷盗贪占之类的违法乱纪事倒是不多见的。

过去,动员城镇居民下放,有个口号叫“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事实上,就我所看到的,城镇居民中,能劳动而不做事,呆在家里吃闲饭的人还真是极少数。

我的老“太(祖母)”,六十多岁的时候还在纺线子。我老家在汉阳县的玉贤集,从马沧湖坐船经后官湖可以直到湾子门口,老一辈在光绪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就下汉口了。当年,从乡里带出两件东西,一副石磨,一架纺车。记事起,我就看见老太一手摇纺柄,一手提着棉条,嗡嗡地纺着。

长堤街有个收购点,从那里领回棉花,一点点地摊平,压实,然后卷成空心棉条,就可以纺线了。纺线的工艺要求是纤细,均匀,且不能有断头,老太一边纺,一边时不时地要弯腰接线。她把纺好的棉锭叫“锭果”,一个锭果大概有两把重,全部纺好后,再交给加工点回收,换点可怜的加工费。有时半夜醒来,还听到老太在楼下纺线,那嗡嗡的声音至今仍在我心头萦绕,令我心酸不已。

街上纺线的太婆有几个,其中领头的是长子婆婆,她身体好,纺得快,以身作则有威信,所以纺线的事情都是她一手在张罗。这种纺线加工大概在1964年前后才结束,那架纺车后来劈开生了炉子,祭了灶王爷。

穷有穷的路子,小打小闹、杂七杂八,穷办法,办法无穷。一些工厂里正式工人不愿意干的、或者是干不过来的手工活,街上的人总有办法弄回来,分摊着各家做一做,人们凭此挣点小钱,贴补家用。苦有苦的味,小街的穷太阳,朝起暮落,总是显得那般匆匆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