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

第133章旋涡古道西风星条旗1

字体:16+-

1923年7月,美国福格考察队队长、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美术专家华纳与助手杰恩来到北京。华纳同直系军阀吴佩孚联系,请求为赴敦煌考察提供保护,同时,他让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物色一位翻译兼事务员。

早在1908年,波士顿美术馆借调华纳到日本奈良学习日本佛教艺术时,老师曾打算派他到中亚文物竞争中谋取利益,但由于父亲和波士顿美术馆的坚决反对,最终未能成行。1913年,华纳受东方艺术品收藏家弗利尔委托,前往北京为其将要建造的一所大学进行谈判。他取道欧洲,游览伦敦、巴黎、柏林和圣彼得堡,拜见伯希和、柯勒等人。伯希和因为在东方学方面的成就,言谈举止非常傲慢,这大大地刺激了华纳。

柯勒升任柏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一改过去将文物珍品隐藏起来的做法,把所有文物全部陈列出来。仅从吐鲁番获得的文物就布置十三个房间。一些高达三米的壁画无法装柜,只好用又厚又重的铁条直接固定在展厅墙壁上。华纳参观后被惊得目瞪口呆:要不是柯勒亲自介绍,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中国沙漠腹地会有如此美丽、壮观、完好的古代壁画。

他还想拜见格威,因其精神失常而未果。

柏林历史博物馆里有一幅描述清朝维新以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时局图》:北方,一头黑熊眼露凶光南下;东南,一只恶鹰从海上扑来;华南,毒蛙的利爪由广东伸向海南;西北,盗宝徒抱着沉重的大箱小箱无法走动;东部,日本岛上凶恶而贪婪的目光死死盯着中国大陆。华纳在图中没有发现美国的身影,欲望像烈火燃烧起来。截止目前,美国只有地理学家亨廷栋于二十世纪初两次到过中亚,虽然考察了罗布泊、楼兰等地,但侧重地理和气候,探究中亚沙漠的过去和未来,这对美国没有实际意义,美国需要美丽壁画和文物!1916年,他代表克里夫兰美术馆来到中国收集文物,特意拜访驻华使馆陆军武官次官伯希和。这次,他们交谈得甚为融洽,伯希和建议等战争结束后他们一起前往中亚探险,他打算挖掘几处遗址。华纳对伯希和的声望极为羡慕,当然非常欢迎这次合作。但是,欧战结束后伯希和回国了,合作未能实现。1921年,斯坦因第二次中亚探险著作出版,更激起华纳的探险欲望。他上书有关部门,四处游说,要求组织一支持远征队,深入六千大地。各界反应平淡,华纳几乎声泪俱下,慷慨陈词:“美国人的开创精神到哪里去了?考古学家难道就这样遭人耻笑吗?难道等人家吃完肉,我们再去捡那些连狗都不愿看一眼的骨头?难道怕担心风险,连学者风骨和责任都不顾吗?请问,美国人要袖手旁观到何时?难道不想弄清艺术史上一些谜样的问题吗?——唐代壁画究竟使用的是什么颜料、这些颜料如何制成、为何经历千年而不褪色,难道这些问题全部等着欧洲考古学家来解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