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战地通事班批注:
一、文书《印象·女祭司》系大元帅答谢回纥、大食、吐谷浑、龙家、仲云、沙陀、突厥、党项、羌族等翻译人员而组织的渥洼池游牧节葡萄酒会上,悉勃野在歌舞酒香的伴奏中像大祭司那样用唐语即兴朗诵。其内容磨延泣(又名“忽”)叙述、中书舍人窦华于天宝十二年十二月下旬记录的《女祭司》大致相同,因此,这里只呈报不同的内容。
二、悉勃野似乎极度恐慌或担忧,常常语无伦次,反复用回纥、大食、吐谷浑、龙家、仲云、沙陀、十姓突厥、党项、羌族等各种语言大惊小叫。他提的各大祭司及相关历史人物在唐朝官方文书、史书中均有记载。经查阅敦煌《张氏族谱》与《阎氏族谱》,隋朝时有名的鄯善“三百户”中张、阎户族确系张谦逸、阎朝之先祖。张氏族源可上推到张骞受封“博望侯”之地南阳,东晋时西迁瓜州,长于种植、水利,其中一支被疏勒河大水冲到蒲昌海,后来内迁敦煌。张菩地与曹令真曾经约定:儿子从商,孙子从政。所以,张谦逸之父跟随粟特商队往来中亚与长安之间,张谦逸则向仕途发展。这件事在敦煌众人皆知。阎氏则与长安工程世家阎立德家族同源。据说,阎氏祖先本受命率族人到敦煌崇教寺修建舍利塔,遭遇洪水,被冲往蒲昌海。在鄯善居留时间不长,受邀主持修筑敦煌城外郭和城楼,因功被此良田庄园,遂成大户。阎朝即出其家。
三、可靠消息,敦煌军粮开始限量供应。为稳定人心,阎朝打开官库,用积累多年的绫罗绸缎交换粮食。各界人士积极响应。驿户范国忠、张清等人将私藏之原属张环大米、小麦、酥油、谷物、武器、铠甲、金银、珠宝、细软及玉器等全部贡献出来,支持守城。
四、九年来,悉勃野首次使用唐语,其后再未改变。他对吐蕃语突然陌生,与妻子叶绿、枝繁根本无法交流。当紫萝讲粟特语时,他如坠烟雾。经测试,他竟然不懂唐语之外的任何语言了!渥洼池游牧节之后,悉勃野常常沉默寡言,闭目沉思,不像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