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江东流

第54章 恩施风云9

字体:16+-

这一段路从来就是棒老二的出没之地,因为是运官粮,他们也许是害怕,也许是良知的觉醒,这两年他们的拦路抢劫收敛了许多。

四天走到恩施,一天背负近百斤走六七十里地,母女俩已是累得只差啃土了。她俩把米交到恩施上官田粮站,揣了收粮单就近找栈房歇了,一夜就像完成了一桩大事般的心里轻松睡了个安稳觉。

山里人累习惯了,睡一夜又恢复了元气。第二天她们没有眠床,一早就到官坡码头,准备过清江河在恩施城内转转后回龙洞沟。

在码头上,她们碰见一群壮年男人坐在石梯上,穿的衣服长一件短一件,花花绿绿的,有的还缺胳膊少腿,有的没有穿衣裤,只是腰间围了块遮羞布,相互还在不停地打打闹闹。他们大都是中原人,在卢沟桥事变后就被动员去当兵。他们从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一直边打边撤退,最后在两湖战场上受了重伤后被运送到恩施疗养。

一位披了床被单的伤兵坐在码头的边上不断地哼着他的家乡小调:

叫老乡,快快去打仗。

上战场,先去把兵当。

你不当兵,我不出钱,

像个“靶儿”哟哟,

哎呀哎子撤了哟。

呃?看你怎么活!

这支北方土不溜叽的小调,“你不当兵,我不出钱”,就只能是日本人的“靶儿”了,“看你怎么活”!当百姓是死,当兵打仗也可能是死,但总还有一线希望。这样一种朴素的想法,激发着他们去参军抗日,英勇杀敌。

李卯香听他们唱道“像个巴儿哟哟”时只想笑,因为山里人把男人的**叫“巴儿”。正在她娘儿俩好奇时,不意间蔓子儿的老师徐文斋从戌妹儿的面前匆匆走过。戌妹儿在恩施异地能见到熟人感到格外的亲热,便放开嗓子喊了声:

“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