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忠贤权谋史

第十章 太监当权

字体:16+-

永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的年号,在位时间从 1403年到1424年,共二十二年,这期间,明朝国力强盛,经济持续发展,史称永乐盛世。通过靖难之役登基帝位的燕王朱棣,更是得以于太监的出力。

中国的皇位一直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帝王之位传给其孙朱允炆。(朱允炆其父太子朱标早死)即建文帝。

他上台,着手巩固皇权,采取一系列消藩的措施,他在内城开始部署部队,借边防的理由,把朱棣的部队调出塞外,准备削除燕王。燕王早就想起兵夺权,便看准时机,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因朱元璋继位解除了一系列威胁自己统治武将的兵权。到建文帝登基的时候,能征善战的将领非常少了,朱棣的夺权路上,非常信任太监,时常派遣太监当监军或者使臣,随军出征或驻节地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帝王之后,朱棣把更多的权利都给了身边的一些亲信太监。太监的地位便有了明显的提升。

永乐三年,朱棣派遣大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野史记载,朱棣派遣郑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疑心建文帝可能流失海外,顺便宣扬国威。

航海史上赫赫有名的太监郑和原本不姓郑,姓马,叫马和。小名叫三宝,郑和的父亲是一位喜欢徒步的冒险家,母亲姓温,是一位非常贤良的女子,马家在当地很有地位,郑和是云南昆阳人,郑姓是皇帝的赐姓。在 14岁的时候就因为天资聪颖在燕王平云南之战中被赏识,郑和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便升任其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后来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更是在历史中独树一帜,作为一个宦官太监,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如此丰功伟绩,堪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