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隋帝国

二六杨广【弑父】真相

字体:16+-

仁寿四年无疑是杨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年份。因为这一年,隋帝国的最高权杖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到了他的手上。

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刻苦修行终于为他换来了人世间最辉煌的报偿。

然而,关于杨坚之死,历来都有很多对杨广不利的传闻和记载。这些传闻和记载把杨坚之死描述得既可疑又神秘,其目的无非是向人们暗示:隋文帝并非寿终正寝,而是死于一场政治阴谋;或者说,是死于一场不为外人所知的宫廷政变,而杨广被认为就是这场政变的主谋。

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官修正史中,关于杨坚之死的普通版:正月二十七日,杨坚抵达仁寿宫。

正月二十八日,杨坚下诏,将朝廷的财政、赏赐之权以及一切大小事务全部交给太子杨广。

四月,杨坚开始感觉身体不适;六月,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七月初十,杨坚病势突然转沉,紧急召见文武百官。弥留中的杨坚躺在病榻上,用尽最后的气力和大臣们一一握手话别。场面无比伤感,君臣皆歔欷不已。

七月十三日,杨坚死亡。

上面这些文字见于《隋书·高祖纪》和《资治通鉴·隋纪四》。如果史书的记载到此为止,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定:隋文帝杨坚死得极为从容和安详。对于把江山交给太子杨广,老皇帝不但没有后悔,而且是带着放心满意的心情撒手西归的。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临终之前,肯定跟百官说了许多“尽心尽力辅佐太子,不要辜负朕之所托”之类的话。

对此,《隋书·何稠传》中记载的两个细节可资佐证:差不多在杨坚与百官话别的那一天前后,他又召见了自己晚年亲信的大臣何稠,命他负责自己身后的殡葬事宜;随后又召见太子,用手摩挲着杨广的脖子,说:“何稠此人做事很用心,我已经把后事托付给了他,行事应当和他商量。”(上因揽太子颈谓曰:“何稠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托付后事”的细节充分表明,临终前的杨坚不但头脑清醒,而且心境平和;“揽太子颈”的细节则更加有力地证明:杨坚的爱子之情仍然不减于往日。换句话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对这个帝国的接班人充满了信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