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无语了,语气中还带些埋怨,“你之前教高炽、高煦都没这么上心。”
何秋白了他一眼,“两位王子日后可会帮我做研究?他们学些数算和管理手段就够了,历史有的是人教,也用不上我。”
“反倒是这边的孩子们,大都一直在乡间长大,也没人教他们历史,需要我帮着给他们开阔眼界,再学我的道。”
朱棣马上反驳道:“可是你刚才说的课程好几个我都不知道是讲什么的,你确定能找来人讲吗,而且你这要讲的和当工匠的手艺有什么关联?”
“若真按你这样设置课程,我看每一个人会上你的课,甚至连教书的人都找不来。”
何秋沉默了,无力反驳,只是在心里伤神,我只是想让历史进程快一些,再快一些,也能更好地避免鞑清和西方列强造的孽。
朱棣真诚的看着何秋,“先生,你若是真的按你和田山长说的那般设置课程,想必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如果你真有什么想教的,完全可以掺在其他课程里。”
“这样也能减少士林非议,岂不是更好?”
何秋琢磨琢磨,很有道理啊。他要是把一些物理知识散落在编写的工匠学课里,有心的孩子自然会问他。
这样只是自己编写教材要费时更久了,对学院的孩子们的影响也变得更小了。
想来只有这样才方便自己传授前世的一些基础知识了,万恶的旧社会啊。
心情烦闷的何秋找了个借口,先行告辞,回到房间里睡觉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何秋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闷头编教材,借着前世的记忆,他很快就把数算的和西洋诸事考给写了出来。
这两样是他最用心的,不管是后面书院的孩子们有没有兴趣做研究,数算都是少不了的,西洋的这本教材,只是用来给他们开阔眼界,夹杂了部分何秋的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