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心里门清,就是在新中国,治理黄河都花了几十年,还是上下游连动治河,可开封段的黄河依旧是地上河,倒是下游的山东一带,河床的位置降低了些。
想要等到黄河真正重新变为地下河,恐怕还要等十几年乃至几十年。
不过何秋也知道,现代治理黄河难度那么高,有清朝对黄河的治理都没有下过特别大的功夫的原因。
康熙朝治理黄河,确实让黄河消停了几十年,但也让黄河河床变得更高,黄河河道千疮百孔,后面更有光头怒掘花园口,让黄河变得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在明初,想要治理黄河,难度是要小上不少,但也很难让西北的百姓配合着在上游种树,这不是何秋乃至朱元璋和朱棣想,就能做成的事。
但到底也只能是修修补补,经过宋朝那番神操作,后面的辽、金、元又都不注重黄河,当年的母亲河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赶紧把想法汇总成奏折交给朱元璋才是正事。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就收到了随行的官员们递交上来的治水折子,随便挑了两个看了几眼,朱元璋就一脸冷笑的把它们丢到一旁。
花里胡哨的,全是歌功颂德之词,压根都不提怎么治理淮河,朱元璋在心中给这几个人打上不可重用的标签,接着往下看。
当他看到何秋和蓝玉的折子后,脸色有些激动,不管到底可行不可行,至少他们给出了一个思路。
朱元璋强行让自己冷静了下来,欧阳修上奏修六塔河的殷鉴不远,他可不愿意看到一个看上去完美可行的治河策略,落到实际中给淮河一带造成巨大的灾难。
在他的治下,大明固然少不了灾荒,可这都是老天爷造成的,要是真的因为他的瞎操作,在淮河一带造成人为的灾荒,朱元璋的心里怎么都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