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客气几句,高孝瓘一一查看了原材料,虽然有些原料是土法炼制,但也算是合乎要求。
郑元礼之前倒是也来过,对这些铜铁制造的此轮滚轴很是不解,而且高孝瓘对滚轮轴的要求极高,为此也花费了不少银钱才定制完成。现在他就想知道,这花了大价钱弄出来的东西,究竟可以造出什么来。
相对而言高孝瓘却不着急,慢慢的边走边讲述玻璃,这种在古代中国并不太受人待见的易碎品。
玻璃生产工艺古来有之,但是主要是生产不算通透的琉璃。
从西域带过来的玻璃制品倒是比较通透,色泽上稍稍有些泛青绿色,生产工艺一直是埃及的秘密,绝对不可能外传。
这条不算大的生产线,则是高孝瓘准备用更高级的手段,生产在当时并不可能生产的浮法平板玻璃。
浮法玻璃在工业时代并非什么秘密的东西,无非是利用金属锡溶液,使玻璃溶液自然流平。
工业时代的难点在于玻璃面积太大,而锡溶液让它冷却的速度太快,从而需要各种拉边机和在玻璃溶液上方加热,保持其又大又薄且冷却减速的一系列难题。
但高孝瓘不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他要做的只是镜子,一尺方圆足矣。
最小的最好仅有巴掌大小,就如同最初的电视一样,价格上更好说,面积每增加一倍,价格翻上几十乃至上百倍。
查看完生产线和原材料,高孝瓘悄悄问道:“郑管家,这些人都很可靠吧?”
郑福郑重的点点头:“都是府中老仆们物色来的,老实本分好学的年轻人,也都是些苦命的人,若非糟灾加上层层盘剥,他们中一些人应该在家务农或是做工。有道是单骑一人去赴任,回时车百辆首尾难相望。”
高孝瓘明白,匠籍工户的遭遇,也听曾经同宫里酿造司的那几位聊过,确实过的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