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去南宋相个亲

第三回上 步步为营生意入佳境 盲目扩张资金将告急

字体:16+-

这就给郑婷儿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要知道,郑家虽然分了家,可名气尚在,那些几辈子都种郑家田的佃户们,对郑婷儿这位大小姐还是颇有几分信任的,想着种田和做工一样都是赚那百十来文的铜钱,其中倒也没有多大的区别,略加犹豫之后便决定放下手里的锄头铁锹,一心一意去织坊、窑厂里做工。

解决了工人问题,便是工具的改良了。

可惜柴安风穿越之前是文科出身,对于机器制造业可谓是一窍不通。因此要说起改良织坊里的纺车、织机等机械工具是没有半点头绪;改良窑厂里的绞盘、窑窖等设施,更是两眼一抹黑。

不过所幸在南宋时候,中国的古代科技尚且遥遥领先于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由中国制造的各种手工业品——诸如丝绸、瓷器、纸张等等——要么是质量、数量远远超过欧洲的产品,要么就是独一无二的、全世界只有中国能够生产的垄断性产品。

所以,才会有无数欧洲、日本、阿拉伯、东南亚的商人们,在航海技术还远远未臻成熟的古代,冒着船毁人亡的巨大风险,远涉重重海洋跑来宋朝经商。他们为的,可不是什么中外友谊或者是文化交流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为了实打实的利润。

不过柴安风倒也并不打算就此故步自封,而是准备利用自己对现代科技技术发展的基本了解,发现和任用几个能堪重用的技术人才,让他们能够发明蒸汽机之类的新动力,实现真正的大机器生产那是最好,再不济也得在现有基础上对这些手工机械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解决了人力和机械问题,那剩下的就是原料了。

关于这点,郑婷儿心里倒是十分清楚的。

虽然在严格意义上,她已经不是郑家的大小姐了,不过这二十年在老郑家养尊处优的生活,早已养成了她颇高的生活品味——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