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日,毛泽东因不放心而急调的东野四纵抵达张家口外围时,华北军区三兵团已全部控制了城池周围所有的制高点。
杨成武与李天焕分析了敌我态势,反复研究敌情,认为敌人鉴于其友军三十五军已在新保安被歼,张家口彻底成了孤岛;北平欲图救援则因必须攻破解放军的重重防线,殊不可能。唯一的逃路就是向西奔回傅作义集团老巢绥远;同时也因为张家口西面地形开阔,便于跑路。
李天焕提醒道,城池北面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向张北(县城名),敌人会不会也有可能取道那里跑掉?一九四六年十月傅作义部偷袭张家口(是时张家口尚为解放区)时,就是从这条路来的。
杨成武颇然其说:但两个方向重点设防,兵力就显单薄了,他十分为难。所幸东野四纵(近四万人)及时赶到,这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过他的防御重点仍在西面,北面只增添了少量兵力。
调整妥当后,杨成武带领前指,从大洋河南岸转移到贴近战场的西太平山上。这西太平山位于张家口西北面,与东太平山隔河相望;敌人无论向西逃或绕向北面逃,都可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东西太平山之间是一块直径五公里的河滩,北起西甸子、朝天柱,南通大境门,右侧有一条公路经过。到达西太平山当晚,杨成武就到最高处观察敌情。朔风比山下厉害,裹着雪粒击打脸颊,他也浑然不觉;尽管棉袄之外又套厚实的长大衣,浑身上下也冻得冰凉。他发现张家口城北面有大批敌军在游弋,似在安排搬开路障,以利兵车通过;而大洋河南岸却有敌人骑兵出没,似在探路。难道也会向西南面逃跑?
国民党部队十一兵团司令官孙兰峰是张家口的最高军政长官。
他采取的防御方式是“依城野战”,以应对城池四面都是山的不利条件。具体部署就是把部队分成城内和城外两大块,以互相支援。孙兰峰认为这样便可逃可守了:一〇五军的二一〇师、二五九师,一〇四军的二五八师,整编骑兵五旅,整编骑兵十一旅,组成野战部队,总指挥为一〇五军军长袁庆荣。在战事发生之前,他们的任务是在城外抢掠马饲料和粮食;一〇五军二五一师,察哈尔省保安司令部所属三个保安团,兵团直属炮兵营、战车大队、侦察大队,组成守城部队,总指挥由察哈尔省保安副总司令兼张垣警备司令靳书科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