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逐鹿(全三册)

第四十七章 一

字体:16+-

解放军渡过长江以后,镇江、南京、杭州等江南几十座大小城市相继解放;华中战场也频传捷报,武汉、南昌分别被四野和二野的陈赓兵团(暂归四野指挥)占领。至此,上海便成了一座孤城,完全暴露于解放军数千门各型火炮的炮口之下。

毛泽东对解放上海十分谨慎。他最担心的是一顿炮击之后,这座工商业城市将成为一片废墟;更担心上海的是数百万人民、特别是对中国革命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上海工人阶级受到池鱼之殃。如果出现了那样的情况,则解放上海将失去大半价值。他最希望的是能够和平接管上海。这似又不可能,汤恩伯是蒋军将领中的死硬分子,劝其起义犹与虎谋皮;那么可不可以设法将市内守军引出城来歼灭,待市内敌人减少到一定程度以后,我军只需用步兵入城即可解决战斗;或者设法驱逐市内敌人,也就是逼其撤退呢?

毛泽东为此,多次分别致电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和三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三野前委书记粟裕,指示他们研究这个问题,并将具体执行、设想上报军委批准。

粟裕在常熟召开前委扩大会。除了前委成员之外,有饶漱石和担负解放上海解放任务的九兵团、十兵团军以上干部参加。

主持会议的粟裕介绍和分析了全国各个战场的大好形势;然后根据渡江前军委批准的《宁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精神,对上海战役进行了全面部署。粟裕向大家指出,毛主席对上海会战十分关切,他指示必须每天至少向他汇报三次作战展开情况,务必细微到部队的伤亡和上海市内的损失情况;饶政委也奉命坐镇前线,和我们一起战斗。

粟裕说,我们前委考虑,上海会战有三种打法。第一种是围困打法。这不符合毛主席指示的精神,不能采用。上海有六百万市民,生活资料全部靠外地运入,特别是煤炭、粮食,需要量很大。如果长时间围困,人民生活将陷入绝境,工厂也会停工关门;而敌军有海上通道,我们困不死他们。第二种是避实就虚,选择敌人防御相对薄弱的区域进攻。上海地下党提供的情报、绘制的地图反映了苏州河以南正是敌人的防御弱点,而吴淞一线则是重点设防。从苏州河以南攻入,可减少我军伤亡;但市区成了主战场,会增加人民伤亡,会大面积毁坏城市。第三种是重点攻打吴淞,钳制敌人大量守军,暂不攻击市区。优点是可封锁敌人海上退路,截断敌人抢运上海物资的通道。这势必引起敌人恐慌,从而集结大部兵力与我军在吴淞一线决战,这就避免了在市区进行大规模战斗。然而却显而易见是一场恶仗,我军要付出较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