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逐鹿(全三册)

字体:16+-

戴笠利用其地位、权势、金钱搞过不少女人,从来都把这种事当作小菜一碟。而对胡蝶就不一样了。他青年时期就喜欢看电影,对电影明星十分欣赏;看得最多的是胡蝶的电影,对这位名声卓著的影后更是崇仰有加。后来身蹑高位,周围美女如云,阅人颇多,却不敢奢望与胡蝶有什么来往,更别说肌肤之亲了。山不转水转,后来获得了一个良机与胡蝶见面,他竟然也难以克服自惭形秽的心理。

这个“良机”出现得实在是蹊跷,是否可以划入“偶然”抑或“宿命”的范畴,不得而知,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吧。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日本与欧美各国处于实际上或理论上的战争状态,日本顺势接管了上海的租界。文艺界那些或者因了政治任务或者什么任务也没有只是不愿到大后方过清苦生活的人只好结束了几年来的“孤岛”[1]生涯,纷纷逃亡大后方或香港。胡蝶夫妇属于后一种情况。

胡蝶丈夫潘有声是上海德兴洋行茶叶买办。人长得漂亮,是不消说的了;关键在于这是一位唯妻之命是从的模范丈夫。也许当年就是这点超人的逆来顺受,才从众多超级追求者中夺得了绣球。

他们在香港定居下来。潘有声继续做他的茶叶生意;胡蝶继续活跃于影坛,拍了《孔雀东南飞》《西厢记》之类不痛不痒的影片。

不料好景不长,日军攻打香港,英军在港督率领下投降。

胡蝶最初打算仍然滞留香港偷安。毕竟那里的物质生活虽稍差于上海,却比大后方优裕百倍;不料日本人找上门来,邀请她赴日访问,拍一部《胡蝶游东京》的电影,宣扬中日亲善。她这才意识到继续留港的危险性。与丈夫商量,决定偷偷离港,绕道回大后方。

这个时期,延安与重庆都派了得力干员潜赴香港,接运文艺界人士撤离。重庆方面派遣的人员有杨惠敏。杨惠敏其人就是几年前淞沪抗战时向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献送国旗而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女学生。胡蝶问杨惠敏可不可以帮忙将三十箱私人财物运送到重庆。后者满口答应,教她尽管放心,一定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