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瓯缺

第三十四章

字体:16+-

1

国家没有经济收入,势必陷入瘫痪;战争缺少物质基础,同样也会造成失败。有人认为战争靠的是士气,只要士气旺盛、斗志昂扬,就可以打胜仗,并不需要经济支援,这种片面的观点十分有害。

围城以来,前线开支浩大,户部又事事掣肘,行营使司的军需人员早就叫苦连天了。试看下面这些开支,哪一项可以节省,哪一项可以从缓?

东京城虽然号称高峻,近年来只在外表上踵事增华,颓坏的城垣、楼橹多未修葺,樊家岗一带的护城河因为接近禁地,未加浚深,仓促之间,金军已到城下,城外的工事已无法进行,城内和城上的防御工程,只能在守城的同时边战边修,需要的工料开支都相当庞大,而在时间上又十分迫切,刻不容缓。

士兵也都是仓促集合起来的,衣食多有不周。大敌当前,先解决了食的问题再说。官方粮仓,虽有积存,也需要拨出一部分经费向民间收购粮食为持久之计。这一条李纲深谋远虑地提出来了,兼管军需的沈琯却以“事非急需,可以从缓”为理由,把它顶了回去。

最为紧急的是士兵的衣着。战争发生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正月初七,城上大战,这一天正好是三九严寒,士兵们大都只穿一件破棉袄,有的上身是棉,下身还是夹裤。有的连破棉袄也捞不着一件,拿着冰冷的兵器,双手先簌簌发抖,如何还能上城作战?

渊圣皇帝的朱皇后,深明大义,她被劫持出城,车驾等不来,重新折返城中,在城厢目睹士兵的窘况,回宫后发动宫女,连夜赶制了一千条棉拥项[1],发往前线,赢得士兵们的感激涕零,人人有“挟纩”[2]之感。可惜粥少僧多,几万大军中,这一千条棉拥项,济得甚事?何况即使人人有了一条棉拥项,温暖了头颈,仍然温暖不了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