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平塘县的路意外地好走。
乘飞机到贵阳,就有了天文台的专车,一路沿着贵惠高速到达惠水只用了半个小时。惠水再转往罗甸,一路又从罗甸再上高速去到平塘县城,一共也才花了不过小半天时间。一路高速下来,汪海成不由质疑起自己脑子里的地理知识来,那还是高中时学的,离现在已有十年光景了。
云贵高原属于喀斯特地貌,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但这行路难被号称“基建狂魔”的中国人用十多年时间干翻了天。层峦叠嶂的丘陵群山,配上喀斯特地貌极易崩塌沉降的地质基层,云南和贵州曾经一度在课本上被列为无法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区域,甚至比“蜀道难”的四川更无法被征服。但谁能想到中国以万亿为单位的资金砸下去,真的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半年一次刷新着人类工程史上隧道桥梁纪录,硬生生把基础建设做了起来。
汪海成原以为会是坐着驴车一样在山间小路上颠簸,路应该是绕悬崖走,半个车身都会探出空中,为此他还专门吃了晕车药,免得路上难受得七荤八素。谁知道这么平平稳稳就到了。
也对,如果不是这样,没有极为便利的物流条件,那巨大的射电望远镜怎么可能在道路不通的地方修得起来呢?这时候他才真有了切实的概念,基础科学的进步不是一两个天才的灵光一现,必须依靠全社会的整体物质环境——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静静躺在这里几万年,它地处偏远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若不是基建跟得上,再浑然天成的环境也变不出FAST这个大家伙。
“这样修路,对环境影响很大吧?”学生白泓羽坐在他身边靠窗的位置,支着脑袋看着外面。她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樱桃小嘴一路惊讶得合不拢。车行驶在高耸的悬索桥上。高速路要保证时速一百八十千米以内的行驶安全,所以必须让道路曲率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绝不能有大角度的连续弯曲和升降起伏。为了在山峦和平地间寻找一个平衡,也是为了避免喀斯特地貌柔软地基的沉降问题,贵州的高速公路直接用悬索路桥架离地面百米,连在群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