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朱元璋和他的大臣们

第六章 招贤纳士

字体:16+-

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奉小明王韩林儿为皇帝,封长子朱标为世子,徐达为左相国,李善长为右相国,常遇春为平章政事,刘基为太史令。朱元璋称王后,右相国李善长针对茶、盐、冶铁等方面开始立法,为保法律健全,李善长派人找来数位茶商、盐商,聚在相国府商议具体事宜,打算从那些商人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太史令刘基也没有闲着,他遵照朱元璋的意思修筑应天府(南京城),为找灵感,他经常外出游览其他建筑,取长补短,晚上再与工匠商讨设计图。

朱元璋有李善长与刘基两位文臣,可谓解决了后顾之忧,其他纷繁大事都交由二位处理,而自己就可以一心与其他大将外出打天下。

徐达克泸州、江陵等地,大元朝怕朱元璋势力再增,慌忙组织元军防守。只是这个时期的元军多部分将领已经丧失斗志,都不愿请命率师。元大都内阁考虑到陈友定,陈友定是元末时期比较突出的优秀将领,很有才干,大元朝重用他,不止看中他的才能,主要是器重他的忠心。在这个特殊时期,元大都内部一盘散杀,再加上各地起义军反元,大元朝早已经元气大伤,名存实亡,各地区的官员都不再向朝廷进贡,也只有陈友定坚持向朝廷进献贡物,并且还搞得很辛苦,专门绕取海道,宁可多走几天路也要坚持把贡物献给元大都,以表诚心,让元大都看了甚是感动。

眼见着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元大都不甘被动,封陈友定为平章政事,用官职**他。

朱元璋那边,消灭掉陈友谅后,次月对陈友谅的旧部继续追击,追到陈友谅的老窝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不敌朱元璋大军,出城投降,武昌沦陷。

而在江浙一带,张士诚也积极展开了行动,虽然他是这一方的霸主,名誉上却受着元朝江浙行省长官的压制,特别是陈友谅被朱元璋消灭后,张士诚开始惶恐起来。他首先派人请元朝江浙行省长官到府上议事,这对对方来说是破天荒的大事,想那张士诚是早期红巾军的起义领袖,雄踞江浙,与大元朝井水不犯河水,怎么突然就想着找朝廷的人过府议事呢?带着疑惑,元朝江浙行省长官带着浩浩****的队伍来到张士诚府上,不想张士诚根本不把这几百人放在眼里。等元朝江浙行省长官刚踏进大殿内,就被张士诚扣押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