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小说,叫行业小说。就是通过小说的形态,讲一讲行业内部的运行特点、规律,让外行人有所了解。同时,这些规律和特色,又在推动小说人物、故事情节、各种矛盾的发展。写行业小说比较牛的人叫阿瑟·黑利,美国人,他比较有名的作品是《大饭店》《航空港》《汽车城》《钱商》《晚间新闻》等。为了写得很像那么回事,据说阿瑟·黑利经常要去他想写的单位上班--工资是出版商付的,而且一上班就是好几年。对这个行业了解透了,他才有办法动笔。
辰光这部小说就是典型的行业小说。辰光不用去体验生活,他自己就是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
只不过人家的行业小说,都是写方兴未艾、一片生机勃勃的新兴产业的,比如IT、娱乐什么的。辰光却选择了正在日益走向衰落的纸媒,还是近两年死亡得最快的都市报。
这当然和作者的经历有关,辰光当了二十年的记者,从一个跑热线新闻的生瓜蛋子,变成了资深的深度报道记者,几乎一直工作在都市报中,见多了人世冷暖,题材与行业,都是他最熟悉不过的。但说心里话,他还是有另外的用心的。他是想给行将消失的这个行业立个纪念碑。这个行业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它源于技术更新,源于生活方式进化,源于社会气候和环境的巨变,并非行业内的人不努力。就好比一个美女,总有一天会变老,不再被人仰慕追求。这是自然现象,不可归咎于美女自己活得不精致。
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涉及媒体的并不少,很多作品都喜欢拿媒体记者当点缀。只是大部分对媒体的描述,都充满无知和偏见。那里面的记者编辑要么风风火火,指点江山,要么苟且钻营,当狗仔队,脸上总是洋溢着蠢笨的骄傲或者无耻的卑微。我记得看过一部讲述杂志社女编辑的电视剧,里面的女孩性感时尚,生活在云端一样,整天钩心斗角,仿佛她们服务的不是公众,而是一个皇帝。这些不靠谱的描述,多因为创作者根本不了解这个行业,只是凭着道听途说,就想当然地下笔。浮夸而浅薄,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