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的基本盘是越州,琉求目前还指望不上。
前几年人口统计越州有近五十三万口,算上不纳入户口统计的僧道、兵丁、奴婢、流民、隐户,实际人口应有八十来万。
人口多就意味着发展潜力大,把越州这个基本盘发展好了就能辐射整个江南东道。
如何发展这个基本盘呢?
当然是搞经济了。
越州的商贸发展不错自不需要李轩过多插手,能搞的就是农业和养殖业了。
农业是百业的根本,把农业搞好了,越州百业发展就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虽说越州农业发展还不错,粮食年年丰收,落在李轩这个穿越者眼里就很寒蝉了。
良田亩产才三百来斤,和后世动辄八九百甚至千两百多斤的亩产比起来太不够看,连几百年后的宋明都比不了。
明朝时期太湖平原可是亩产五百多斤。
李轩走访乡间考察水稻亩产为何这么低,发现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和后世也没大的差别(排除农业机械的影响),产量低主要原因还是稻种和施肥的问题。
李轩这才想起来,宋代南方水稻亩产爆涨是因引进了高产、早熟、耐旱的占城稻做为早稻与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占城稻有多好,其一“耐旱”,其二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其三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比大唐目前种植的早稻生长周期短太多,与晚稻的种植时节完美的错开。
唯一缺陷占城稻的口感不是太好,这一点李轩好像有点多虑了,在粮食都不够吃的时代,除了达官贵人也没谁会去追求啥口感。
当然啦,占城稻目前还在没改称占城的林邑国,还得派人去林邑引进才行,要到明年才能在越州、琉求进行推广种植。
引进占城稻的问题李轩让朱诞派艘快船去追下南洋贸易的南方贸易船队,令他们在回航时到林邑国收购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