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秋战国真有趣(全6册)

阏与之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字体:16+-

秦国的战车滚滚前进,在破灭了楚顷襄王的大国梦之后,又转头向东,再次将矛头对准了魏国。

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其子魏安僖王(魏圉)即位。

公元前276年,白起伐魏,取两城。

公元前275年,秦相魏冉亲率大军伐魏,攻至大梁城下。韩国派大将暴鸢率军来救,被秦军击败,斩首四万。暴鸢逃至启封(今河南省开封),秦军追击而至,迫使魏国献出温地(今河南省温县)求和。

秦国之所以围攻大梁而不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魏冉有私心。据《战国策》记载,当时秦国围攻甚急,大梁朝不保夕。魏安僖王派了一名说客到秦军大营游说魏冉,认为魏冉已经获得了穰、宛、陶、许等一大批封邑,秦王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主要就是因为大梁未下。一旦大梁沦陷,魏国灭亡,秦国就将陶地与本土连在了一起,秦王肯定会提出收回陶地。从魏冉的个人利益考虑,还是不要攻取大梁为宜。

二是秦国担心攻克大梁会引起东方诸国的共同警惕。当时就有人劝秦昭王,将天下比作一条蛇的话,魏国就是蛇的腰身,打蛇头,蛇尾来救;打蛇尾,蛇头来救;打蛇腰,则首尾都来救,这是常识。秦国攻打魏国,等于告诉诸侯,秦国要截断天下的脊梁,那么山东各国必定倾力相救,魏国也会拼死抵抗,对秦国必定大大不利。

因为上述两个原因,秦国在攻打魏国的时候,保持了一定的节制,有意放过了魏国一马。

但是,到了公元前274年,秦军又卷土重来了。秦昭王通过外交手段迫使韩国服从,派客卿胡阳率领大军越过韩国领土,攻克了魏国的卷(今河南省原阳)、蔡(今河南省上蔡)、中阳(今河南省中牟)、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四城。

在秦国的强大攻势下,魏国不得不向赵国靠拢。公元前273年,赵、魏联合进攻韩国的华阳(今河南省新郑),韩国向秦国救援。魏冉亲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白起率领,一路由胡阳率领,在华阳城下大败赵魏联军。魏军被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逃脱;赵军被斩首两万,赵将贾偃战死。秦军乘胜追击,再度围攻大梁。魏国不得不割让南阳给秦国,秦国才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