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里,吕氏宅院。
吕布领着一众军官、文吏游览自己的书房,这些人的惊诧让吕布十分的满意,并得意洋洋的说:“诸君还未见某家内弟魏扬祖藏书,据说不下五千卷。”
张辽闻言瞪大了双眼,遗憾道:“奉先兄,魏兄置业于雒都,我等也只能望而兴叹。”
其他人也是期盼之余空有遗憾,吕布则笑吟吟道:“雒都之中,某不知扬祖藏书多少。光是这阳曲,就有三五千卷之多。知此事者尚少,然知之者,皆去借阅,姑丈慷慨大度,无有不允。”
张辽等一众人闻言大喜,齐齐向吕布拱手,请吕布出面借书。
真的是借书看?不,是借书来誊抄,经吕布之口,这些人都清楚魏越是蔡邕的亲传弟子,手上有最正统的原版石经。石经版本,是今后朝廷征举孝廉、贤良、方正等人才时的考试纲领,是今后官吏选拔的思想准则,谁敢不上心?
别说整个并州,就说太原郡中,能有原版石经的绝对不会超过五个人!光是阳曲县中,郭家能否凑齐原版石经还是两说。
儒生喜欢在誊抄经文时对某个字采用通假字或异体字,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出利于自己的解释。这是古文经、今文经争端的由来,现在石经也有这样的标准:用楷书誊抄的,一字不差的才是石经原版!
不是你重新把家中的旧书校准一下就能自称石经版本的,这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誊抄,还不能出错。
文字,对除魏越之外的所有人看来都有一种神圣性,这是沟通自然的媒介,从上古时期巫师掌握文字专司祭祀以来,是否能学习文字,完全是定义人上人,人下人的最高标准。
正是因为文字的特殊性,创造出楷书的蔡邕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朝野的说法‘如蒙神授’,这是一种夸张,也是一种解释,不是蔡邕努力钻研创造出来的,仿佛是神人传授的,是蔡邕灵机一现创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