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越顺江而下去江东时,朝廷针对于赵慈之乱做出了魏越预期中的分兵布置,命令关中的鲍鸿所部后军脱离张温节制,精简营伍后走武关赴宛城平叛。
所谓的精简营伍,是因为鲍鸿所部的后军兵员成分复杂,有募兵,也有部分征兵,还有关中豪强的部曲。精简之后,鲍鸿所部只留下随军军吏的部曲和招募的兵员,其他关中籍贯的征兵、豪强部曲则留在关中,重新编制。
这是个意料之中的消息,也有意料之外的消息,是魏越始终关心的张举问题。张举所部破羌军已完成编训,朝廷却始终没有同意张举调兵向河内与黑山军决战的提议。结果,不知道是张举担心风声走漏,还是做贼心虚,竟然坠马受伤,主动向朝廷上缴将印。
自破羌军进行新的编训后,直接归张温节制,没黄琬什么事。现在的黄琬主要任务就是辅助张温协调各军关系,权力不如过去那样负责一军来的重,却也胜在影响力广泛。几乎,关中重要的变故,张温都会隔三差五派人传到江夏,再经黄氏之手送到魏越手里。
张举意外坠马受伤,还主动上缴将印,这事在魏越看来怎么都觉得不正常。
以他对张举的了解,这是个鱼死网破的凶烈性子,绝不会抱侥幸心理把刀子丢出去束手待毙。
可张举还是把刀子丢了出来,问题是谁能接住这柄刀子?没人,没有一个人能从张举手里夺走破羌军,既然如此朝廷又怎么会允许张举辞官的申请?
江面楼船上,魏越吹着迎面江风独自思考着这些问题。他拒绝了黄承彦陪同去江东的好意,魏越也算是知道了为什么司马徽、黄承彦可以做个好老师,却无法做谋士、名臣的原因了。司马徽是个十分自我,不屑于去适应别人的人;黄承彦则在魏越看来有些小家子气,做个两千石郡守可以,却做不来衡量天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