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北军军权的敏感性,魏越即便有能力也不会把韩浩、共昭都推到军司马的位置上。所以二进一这个选择题选择谁,又或者谁都不进,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魏越眼前的破局手段就是选择韩浩,另行补偿共昭。
让发展潜力更高,更容易让北军接受的韩浩上升军司马是一种最佳选择。
若是选择共昭,固然共昭能上位,但他坐不稳这个军司马,因为他不是司隶畿内人,不是关中三辅系,也不是三河系,被排挤出局是必然。
从个人意愿来说,五校军司马对韩浩个人更具有意义,不仅仅是官职晋升上的满足,还有一种荣誉上的满足感、成就感,魏越非常清楚这种荣誉感。
就拿自己父亲来说,一个寻常的两千石郡守,其吸引力远不如官秩千石的五校军司马。
五校军司马对北军出身的军官家族具有荣誉上的满足感,而共昭不需要,五校军司马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踏板,最终的追求是真两千石的郡守。这就是北军系军官家族与其他豪强的本质区别,魏越非常的清楚。
如果无视韩浩的感受将这个机会让给共昭,那以后韩浩必然离他而去。所以魏越几乎是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把这个机会让给韩浩,然后另行补偿共昭。好在背依黄氏这个大靠山,魏越有足够的影响力来补偿共昭。如果没有这个补偿能力,那么共昭也会离他而去。
所谓的门生故吏就是这样,是你的门生不假,也是你的故吏,这些只能代表彼此有深厚的感情、道德羁绊,并不意味着对方的人身在法律上就从属于你。
这批军官中就属共昭对魏越的依附性最高,是家仆……可问题是自共昭出仕时,就代表共昭是自由身,即解除了与魏越的主仆契约。否则共昭是无法出仕的,魏越也不敢推荐奴仆贱籍的人担任朝廷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