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村。
一阵朗朗上口的读书声传了过来。
房子内的先生手持着戒尺,在娃儿们中间游**着。
看到有不上心的娃儿,戒尺便毫不客气的往娃儿的身上打了过去。
“啪!”
清脆的响声让一个娃儿瞬间清醒了过来,他忍住一脸委屈的模样儿,随着其他娃儿朗诵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
娃儿们的声音清脆,一股浓郁的书香氛围扑面而来。
“廷晖这首《三字经》当真不错,朗朗上口的!”
“这对孩子们识文断字,学习更多生字可是有不小帮助的!”
在房子外,有先生抚摸着自己的胡须,极为满意的点头称赞道。
“自从海匪之事平定后,这小家伙竟然躲在黄家村不出去了。”
“整天琢磨着什么养猪、养鸭、还有酿什么酒!”
“这是年轻气盛的年轻人应该干的事?”
想到黄廷晖自海匪之变平定之后,整个人竟然沉浸在这种事情上。
教书先生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小家伙倒是没有落下自己的课业,否则的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不过去年的院试他却没有去参加,能够静下心来提升自己的水平,这小家伙还是很不错的!”
自平定海匪之祸后,黄廷晖便回到了黄家村之中。
除去在黄家村中组织养猪、养鸭、还有酿酒什么的。
黄廷晖帮着庐阳书院的部分先生们,在黄家村附近建成了一间颇为简陋的私塾。
远近村子的小娃儿纷纷被送到了黄家村的这间私塾之中。
一时间,黄家村更添了几分生气。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小娃儿上私塾读书,黄廷晖和各位先生商量着免去了娃儿的束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