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功劳是很大,首先董卓率军上雒拱卫天子,从侧面上推动了征夷军主动退出雒阳,为雒阳政变后续和平结局奠定了关键基础。
随后又是董卓背弃如日中天的袁氏,强行打断了袁氏的上升势头,均衡朝堂形势,有功于大汉社稷。
最后是董卓为首的三公上表为陈蕃窦武等人翻案,为董卓披上了一层拨乱反正中兴汉室的强力外衣。
令曹操感到窒息的是征夷军,关东不断传来征夷军作恶多端的消息,分析这些消息,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征夷军从返回泰山的第一天开始,就在为发动一场关系天下走向的决战而做准备!
征夷军持续进行战争准备,朝廷才有多少举动?
太傅退避三舍,换取了门生故吏出任郡国的条件;看似是清理了朝中的袁氏故吏,也是为了安抚、取信袁氏才允许对方的故吏掌权郡国。
实际上,政变后连续两轮职务调动,极大增加了袁氏在州郡的号召力、战争动员力。
那董公这里呢?
也没有闲着,董公旧部一律委任为军职,不是校尉、都尉,就是中郎将;雒阳、弘农及周围能掌握的军权,都已掌握到董公手中。
对于战争,董公、袁氏、征夷军都在磨刀霍霍。
接下来,无非是雒阳政变的再次延续。
曹操思索着,忧虑重重,为大将军、何苗的死亡感到极大惋惜。
寒门出生的大将军,麾下最重要的武装领袖依旧是寒门,这终究发展成了一场寒门争权的战争。
怎么看,董公都不具备决定性优势;现在接受董卓委派的骁骑校尉一职,绝对会被天下人看做董卓的心腹。
自己一个关东人,在西州武夫麾下,又能受到多少重用?
骁骑校尉?
能指挥骁锐骑士的骑将,西州武夫中比比皆是,哪里需要自己来指挥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