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好奇地问道。
“现在的皇帝,出身贫苦,知道百姓的人间疾苦,自然想为百姓多做一点,为自己的子孙多做一点。可是他还是想错了。”
“哦,你说说,皇帝哪里想错了?”朱元璋的好奇心被宁羽斗起来了。
“您看,他才撤掉宰相之位,将整个国家的大小事务收归到自己手里,看似巩固了皇权。
他制定户籍制度,卫所制度,希望自己的子孙可以不用再为百姓管理,军队建设操心。
可是他却忘了,人是会变得。
裁撤宰相,皇帝把所有的事都收到自己手中,确实巩固了皇权,可是他没有想到,他的子孙会不会像他一样精力旺盛,对处理这些事务甘之若饴。
别的我不敢说,就现在那些皇子皇孙,不管是自幼从军的燕王朱棣,还是东宫的皇孙朱允炆,他们都做不到这一点。
他们不能处理这么多朝务怎么办?
只能找人帮忙。
找什么人?
除了文官,那就只能宦官了,难道他还能指望着那些武将处理这些政务吗?
不管是文官,还是宦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再次对皇权进行侵蚀。
再说这个户籍制度和卫所制度。
户籍制度非常好,但是限制百姓的活动就不对了。
比如这次浙东灾荒,其实很多百姓可以离开原籍,到周边去找活路,但是因为户籍的限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离开户籍之地百里范围。
朝廷完全可以放宽对百姓户籍的管理,允许他们扩大活动范围,其实现实中有很多人已经这么做了。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可以自幼活动,他们打着游历的名义,可以经商,可以四处走动,而平民百姓不可以。
其实就算朝廷放开对百姓的限制,百姓也很少会走很远,除非逼不得已。
至于卫所制度,就更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