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
春寒仍盛。
中午。永宁江畔,江波缓和,那花船排列整齐,在江波之中缓缓摇晃。
晚上在花船上揽客的女子,都在船舱内枕眠。
那些恩客,也都不见。只有一些侍女、龟、公往来河畔,或清扫、或晾洗衣裳。
冷冷清清。
忽然,一队人马沿着这条路,往前方赶去。那些个侍女、龟、公连忙避让,然后抬头好奇观看这支队伍。
真是好一大群人,有人锦衣富贵,有人长衫儒雅,也有人普普通通,真是乱糟糟的。
“我说郑家小子。你不在家读书,专心对付府试。大中午瞎跑出来干什么?”一身锦衣的钱塘伯赵喜,前呼后拥,骑着马往前赶路,对旁边同样骑着马的一个年轻后生道。
这年轻后生十七八岁,唇红齿白很是俊俏,一袭蓝色长衫,头上戴着白色方巾,书卷气很浓。
乃是郑伯鸾的嫡孙郑元。他也不怕赵喜,理直气壮道:“我奉祖父之命,来迎接李生去我家小住。”
赵喜气的瞪了一眼此人,又不忿的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丁封。
丁封对着这位钱塘伯一拱手,算是打了招呼了。
除了丁封之外,还有很多黄岩城内有头有脸,且与李盛有交情的人。
一词临江仙、一词陋室铭,使得李盛的名声大噪。迅速的在整个台州府,乃至于整个江南传开。
大伙儿有人是佩服李盛才气,倾心结交。
有的人是见李盛奇货可居,未来必然大放异彩,也倾心结交。
他们与李盛都有书信往来,得知李盛得了「县案首」,纷纷书信去恭贺,又知道李盛来到黄岩城的日期,便不约而同来迎接李盛。
这可是大事啊。
赵喜怎么落人于后呢?上一次在钱塘伯府,李盛留下了陋室铭,还有那两句残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