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第二十五章 对峙上党 一、三晋合谋易上党

字体:16+-

在秦军威慑韩国割让河外渡口之地时,韩国一位大臣警觉了。

这位大臣,是上党郡守冯亭。冯亭,东胡名士也,少年游学中原,曾在燕国上将军乐毅灭齐时做过中军司马。后来乐毅遭罢黜,冯亭也愤然离燕南下。路过新郑,恰逢韩厘王求贤守上党,冯亭慨然应之,从此做了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才兼文武,稳健清醒,在韩国日见衰弱的情势下将上党治理得井井有条,防守得水泄不通,无论秦赵魏三国如何渗透,终归不能乱其阵脚。秦国夺韩国河东、魏国河内两郡后,上党郡事实上成了漂浮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座孤岛,与韩国本土连接的通道只剩下了一条路:南出太行陉,经野王要塞南下渡河,再进入韩国。纵是如此险峻,冯亭还是镇静如常,率领五万守军稳稳驻扎上党。倏忽十余年过去,冯亭成了韩国栋梁,也成了秦赵魏三国时刻关注的抢眼人物。

秦国兵不血刃地夺取东西数百里河外渡口后,冯亭骤然紧张了。

上党高地,原本属于晋国。魏赵韩三家分晋时,阏与以东的上党高地分给了赵国,其余绝大部分上党高地全部归属韩国。于是,韩国有上党郡,赵国也有上党郡。同是上党郡,在两国的重要性有着天壤之别。赵国将上党看作抗秦战略屏障,看作邯郸西部一道不可逾越的天险长城。上党对于韩国,却越来越成为沉重的飞地累赘。战国初期,上党尚是韩国北部抗击楼烦、东北抗击中山国与赵国的屏障;及至秦国东出,河东河内皆归秦国,上党便成了韩国在大河北岸的一块飞地。上党虽是三晋兵家圣地,却也是民生穷困之地,若无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输送,五万大军无论如何撑持不到半年。秦国未夺河外渡口,韩国尚可从大河水道北上野王输送粮草辎重。河外渡口之地归秦,水路立即断绝。再要北上野王,便要依商旅之道向秦国交付关税,并经秦军查验货物方可通行。经年累月如此,日益穷困的韩国如何吃得消?若绕道赵国进入壶关,虽不用关税,路途却远了几倍,一路上人吃牛马吃,粮草运到也所剩无几了。军谚云,千里不运粮。正是这个道理。如此一来,上党便会立即陷入饥荒。上党十七座关隘城邑,本来就存粮无几,若断绝输送,不出三个月便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