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四、灭楚首战 项燕大胜李信军

字体:16+-

魏王假被俘获的捷报传来,秦国朝野一片欢腾。

岁末大朝会,秦王叩着王案开宗明义道:“诸位,今岁大朝,不同寻常。五年来,大秦雄师连下韩、赵、燕、魏四国,俘获三王。虽燕王喜在逃,残赵余部另立代国,然其苟延残喘之势,已经不堪一击。故此,燕赵余波战事,可相机一体解决。目下之要,在于全力应对最后两个大国,齐国、楚国。此意,长史已经书令预告,诸位今日放开说话。一日说不完,两日三日说。无论如何,要议决一个方略。如何议法,长史说话。”

李斯站了起来,拱手一个环视礼道:“诸位大人,奉君上之命,斯与丞相、上将军、上卿、国尉等预为会商,以为:齐楚事宜有两个大方略需得议决:其一,对楚对齐,孰先孰后?其二,对楚对齐,各需几多兵力?唯两大方略议定,各方官署方得全力谋划协力之策。今日大朝,先议用兵次序。”说罢,李斯向殿角站立的蒙毅一招手,再次向朝臣们拱手道,“录写书吏与史官均已就位,诸位可以说了。”

一日论争,出兵先后次序终于议定——先下楚国。秦王嬴政的归总说法是:“齐楚先后,不必再论。先齐固然容易,先楚更利大局。本王决断:先下楚国。明日朝会,议决对楚进兵方略。”

第二日朝会再举,专一议决对楚进兵诸项事宜。

议决灭国战事,一则议进兵总方略,一则议投入总兵力。前者关乎全局铺排,后者关乎大军调遣及各方配合。朝会伊始,李信慷慨激昂地陈述了“遮绝江淮,攻取淮北”的总方略,最后提出二十万大军灭楚。几乎所有的年轻大将,都赞同李信谋划。王贲做了些许细节补充,唯独赵佗皱着眉头没有说话。文臣座区,李斯始终没说话。尉缭大体赞同,唯觉兵力稍显单薄。王绾则着意申明无论方略如何,都会全力谋划后援。其余文武大臣,除了不置可否者,十之七八都赞同李信。也就是说,整个朝会没有一个人对李信方略持异议。从始到终,最要害的两位上将军,却一直没有正式陈述。蒙恬说,楚地与草原之战不同,近年揣摩不多,不好置评。王翦只听不说,一副睡态,似乎已经苍老不胜疲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