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炎送走了一众同年之后,就将目光投入到了任职的大理寺。
其实本来按照赵太炎的想法是去陕西之地去捞取军功,也好掌握精兵。
对于赵太炎来讲,汴梁城里面的蝇营狗苟没有一点意义,只有掌握好枪杆子才能在以后的剧变中站直身子。
大理寺在元丰改制之后威权日重,凡京师百司之狱归于大理,流罪以下案专决,死罪案报御史台“就寺复审。
为避免大理寺在审判中出现失误,在大理寺设左断刑、右治狱两个系统,左断刑设三案、四司、八房,掌断天下疑案及命官、将校罪案的审理。
右治狱设左右司、驱磨、检法、知杂四案,掌决京师刑狱,并“专一承受内降朝旨重密公事及推究内外诸司库务侵盗官物”。
大理寺中设有大理寺卿一人,大理寺少卿二人,大理寺正二人,推丞四人,断丞六人,司直六人,评事十有二人,主簿二人。
赵太炎作为最低级的主薄,而且是分在左断狱的主薄,任务还是颇为繁重的。主薄掌印,省署钞目,句检稽失。凡官吏抵罪及雪免,皆立簿。
大理寺卿是吴执中,这是一个半生蹉跎貌似忠直的能吏。不过从近几年来能够连连升迁,明眼人就可以看出来是借了蔡京的事,否则赵太炎也安排不到大理寺。
不过吴执中对赵太炎的态度很冷淡,丝毫没有提携后进的意思,简单的勉励了几句后就让赵太炎去了自己的小院。
小院中有书办六人,皆是协助赵太炎掌控文书。书办见到了如此年轻的赵太炎都有些吃惊,拜见了赵太炎后,赵太炎就示意书办各忙各的。
刚到一个地方就是少说多看,只有这样才能少犯错误,更好的进入角色。
北宋的官员大多很轻松,无为而治的有很多,因为官员下面有庞大的属吏帮着完成任务。
很多时候这是可以两全其美的事,官员在享受生活中不必劳心劳力,小吏在行使权力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