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大唐做匠神

第四十三章 县衙刚木匠

字体:16+-

征调劳力开垦屯田的告示贴到了十里八乡。

我大唐高祖武德年间定“租庸调法”,“租”为田租,“庸”为身庸,“调”为户调。

简而言之:

每丁纳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每年交纳绫(或绢、絁)二丈、绵三两,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丁役二十日,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折绢三尺。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皆免,正役和加役总数最多不能超过五十天。

此事由县尉果大人负总责,县衙三班抽调差役,入户办理。里正传保长,保长传邻长,挨家挨户登记出工人丁。

七日之内,千余名攒劲劳力,以行伍之制简易收编。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两卒有余。

大伙儿扛橛头,荷铁锹,背背篓,推推车,开赴金城西郊。安营扎寨,垦荒屯田。

郑家没有另外抽调男丁,因为不光里正张有年,就连县衙三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刚木匠是胡县令的贵客,正在执行一项重大计划。

按照江涛的建议,守捉与县令的人马兵分两路,同时开工。县令大人负责监督自己打造筒车车体,守捉大人带领军曹预先开凿架设筒车的水渠。

五日之后,打造超级筒车所需木料,悉数运抵县衙木工坊。

江涛从数十名木匠中精心挑选了十二个。吉日良辰一到,他们就紧张有序地忙碌了起来。日出前而作,日落后而息。

拉尺子,绷墨线,扯大锯,抡大锛,光下料就用了足足三日。

备足了大料,接下来是刨磨雕凿的“细木匠”活计了。各位匠人大眼瞪小眼,眼瞅着这位年轻的后生有啥本事。

江涛一边娴熟地操作着各种木工家把,一边给大伙讲解要领,他说木匠要练就“单眼看世界,一线吊乾坤”的眼力。

一榫一卯,一轴一承,江涛都预先在纸上绘图设计,反复计算,然后才锯砍刨刮,开凿砸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