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咎动了想建纺织工厂的念头。这个大前提除了粮食,还有女工外出务工的问题。
这年代的女子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如三九,别看她的生意做的大,可是平时别人登门,都是仆妇坐轿来的,或是派了轿子来接她,若不坐轿乘车,那基本上活动范围就在家门口一片,绝难看见她们在街上行走。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女子们不大往外走动,更不提出卖劳力挣钱了。
这种情况下,想收几个学徒女医都很难,想把女人们集中在一起纺织……那也太扯淡了。
是以李咎才想来已经开始磕磕绊绊运营的医馆。从王得春、吴大郎每天交的本子看来,应该一切都还算正常。
医馆现在有两个大夫传授方脉,又有李咎那里定期上生物课和初级医学课,还有尤复带着黄致经常出入,在外面的人看来也是个好去处。那些走不上科举之路的寻常人家,乐意送子嗣过来学点手艺。
因为刘五娘年初救了黄夫人母女,在后宅女眷颇有名声,也有人能打听着她拿了多少多少赏钱,于是也有那些想把女儿杀了卖了的人家乐意把女儿送来学“接生”。如今的接生婆仍是贱业,珍惜女儿的人家是断然不肯女儿学这个来,除非他家就是祖传的这门手艺。
从戏园子出来,李咎带着幺娘和哑巴在路边揣了两个煎饼,借着就直接到了医馆那片地方。
现在医馆里有十来个学徒,加上两个大夫带来的活计和学徒,大约有个二十来人。白天大家分开学习,有些学了年头的还要按李园的要求去义诊,各有各的忙法,直到晚上休息了才会聚到一块。
这个点正是大家陆陆续续下课、看诊结束回到民房里吃饭的时候,一片空屋子总算显得有了些人气。
医馆是最先修好的地方,旁边的几个学堂和宿舍也已经翻建好了,只等其他学科的人住进来,最外侧还有几个工地在收尾。整体是按未来的大学城设计的,只是规模小了许多,楼房也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