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量子江湖(1-3册)

总序

字体:16+-

武林的历史是从有了武功以后开始的。

武功的历史是从有了内力以后开始的。

在内力被发现以前,由常规肌肉伸缩牵动肢体骨骼所产生的力量从来就没有能够让人挣脱地面的吸引超过五到六尺。出拳击打产生的威力也仅仅是上述力量叠加上出拳的速度而已。

谁最早发现了内力这一命题已经淹没在久远的历史中,难以稽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关于能纵跳十几尺高墙、掌裂千斤巨石的江湖侠士的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已经在不自觉中使用了内力。

如今武林历史学家们基本上认同,第一位系统地提出了内力的概念和修习方法的是少林的创派祖师达摩。由于达摩不是中原人,曾经有部分狭隘的武学史家因此否认他的先驱者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少林寺一些重要手稿特别是《易筋经》和《洗髓经》第一卷原稿的发现,达摩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多少让人欣慰的是,考古证据清楚地表明,达摩是到达中原以后,才在武学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中原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产生了真正的武学。那是武林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从“一苇渡江”到“只履西归”的十几年里,达摩发现了内力的许多重要的性质和运用的技巧,但是他并没有能够解释内力的本质和来源。武林为此等待了大约五百年。北宋神宗年间的状元,曾官居礼部尚书的武学家黄裳第一个提出了内力源于“自然力”的概念。

自春秋时代伊始,墨、名、杂、术等各家学派就开始尝试思考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他们都认为存在一种终极的“力”,来驱动日月运行、寒暑交替、风雨雷电等世间现象。

到了战国末期,齐国的邹衍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阴”和“阳”这两种天地间的神秘存在。阴与阳可以分别对应昼夜寒暑、星象位置、山麓南北、江河两岸……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而阴与阳最大的性质,就是有恢复平衡的天然趋向,这种趋向便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动力。邹衍把这种原动力称为“自然力”。比如山南山北的冷暖导致阴阳失衡,为了弥补阴阳的势差,恢复平衡,自然力就会自发流动,于是就形成了风。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