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阳哭笑不得道:“帝师,我们不是来找你当考官的。”
魏子诸坐直了身子,“那行,啥事儿你们说,别的事我绝不含糊!”
杨瀚海气得说不出话来。
主要是对魏子诸的态度相当不满,但也知道,魏子诸并非是毫不关心,只是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不能指望他跟自己一样不是?
想他一把年纪了都,为了这事儿都跑前忙后的,多不容易啊!
嗯,这么想想,还是自己这位大儒有觉悟,不像某个年轻人,这么一比,自己就高尚多了。
方新阳跟薛成对视一眼,这才说道:“京考的所有准备,都做好了,我们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京考的场地外,空空如也,我们商量之后,决定请帝师题词一副,或是对子也行,装裱在京考考场之外,也好提醒这些考生,他们能有今天,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帝师。”
杨瀚海怒哼了一声,但并未反驳。
这一点,他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魏子诸居功至伟,这一点都不夸张。
当初魏子诸一副天下大同的狂草,乱他心境,导致他上了魏子诸这条贼船,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点苗头,他正激动着呢,可魏子诸的反应,像是一盆冷水似的,给他浇了个透心凉。
虽说离真正的天下大同还有距离,但起码有奔头了不是,按照魏子诸这种步伐走下去,未来天下大同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天方夜谭。
而且杨瀚海也不是真想看到天下大同的那一天,当今天下十八州,大尧才占据一州之地,若想天下十八州都大同,那得猴年马月?
太难太难。
杨瀚海一开始想的,就是只是大尧境内大同而已。
让大尧的百姓,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够读上书,学到字,这就是他的毕生心愿了。
虽出身士族,却为那些底层百姓着想,这也是杨瀚海能够成为大儒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