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碰了一鼻子灰回来,石德宝心里又气又恼,忍不住在肚里将泉州上上下下都骂了个遍。
可骂归骂,骂完之后,回归现实,没钱,怎么办?
心中郁郁地,回到了家中,管事的却一脸着急地对自己道:“阿郎!你可回来了!”
“何事如此惊慌?莫非,是徐家又来要债了?”石德宝心中发虚地问道。
因为,他的众多债主中,其中最大的便是徐若虚,一共有三千多贯。
不过,在此之前,双方就有约定,连本带息,年底结清。
腊月初十的时候,徐家便派人来过一次了,给徐家递了个消息,说要石府准备银钱结账。
现在还没到年底呢!就催着还钱了?
“不是说了年底给他吗?某自然是不会短了他一文钱便是!”石德宝心中不喜地答道。
可那管事却焦急地说道:“不是要催债,可比催债还凶啊!”说着,将一张纸给石德宝递了过去。
石德宝疑惑地接过来一看,见上面写着:
自景福二年六月以来,石府所借徐府银钱,前后十二次,共计三千二百贯,月利一成,双方约定,年底结清。届时,本息共计:四千七百八十贯。还请石府准备银钱为盼!
后面,又是各次借款的清单详情,和如何计息的金额。
可石德宝才看到那个四千八百二十贯的数字后,便觉得眼前一阵阵地发黑,对后面的清单上的数字,是一个也看不进去了。
那管事小心地问道:“阿郎……这徐家是不是记错了?要不要奴派人去跟他们核对一下借据?”
石德宝一听,心想,是啊,是不是徐若虚搞错了?这才定下神来看下面的内容。
他看到上面写着,六月的时候,借了两次,一共是七百贯,月利一成,到了七月,这七百贯,就成了七百七十贯,而这七百七十贯,到了八月,则变成了八百四十七贯,九月变成九百三十一贯,十月变成一千零二十四贯……等到十二月时,这个数字,已经成了一千二百四十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