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唐末当皇帝

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风险

字体:16+-

说到王延兴敛财发家的手段,那自然是花样百出。不过,排首位的,非海运贸易莫属。

所以,王延兴对如何造更好的船,更快地跑船,总是不遗余力。

这些年以来,两个合作社的船,也是越来越多、越造越大、越跑越快。

事实上,他一折腾出点新技术,便想着在船上着落。

首先用上船的,自然是铁构件。

正因为铁构件的使用,泉州造船厂能造的船,才能越造越大。

刚全钢龙骨被造出来之后,在宝安的第二造船厂,已经开始尝试着造五千石的大船了。

这种新船,一改此前福船敦实的造型,而变得狭长:全船长达七十多步,宽将近二十步,吃水深度,一丈有余……这已经有了后世帆船的模样了。

当然,改造的,不只是龙骨。

此外,桅杆也改了,由原来的实心的粗大的木头,变成了由三根角钢为主干,再用钢筋按照三角支撑的结构链接的方式,制成的钢架。

改造后的桅杆更高了,强度和刚性更强,而重量,反而是轻了;

当然,帆也改了,帆变成了三层,最大、最重的下层帆,还是用薄竹片为原料,再用麻绳编成可折叠的帆面,以保证兜住风之后,依旧有足够的强度;

中层帆,则变成了细钢钎为筋,帆布为面的半硬帆。这样,在保证有足够的强度的同时,重量大幅度下降;

而顶层,却变成了软帆。软帆的特点不用说,那就是比硬帆轻,能用在桅杆的最顶上,而不用担心,重心会因此上漂太多。

上中下三层帆面加起来,比起之前的帆面,大了一倍有余。能兜住的风力,自然也是大大地提高。

不用说,改造后的结果,是船速的加快和运输效率的提高!

当然,操作的复杂性,也要高了一个层次。最下面的硬帆还好,操作很简单,跟之前的硬帆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