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谷山寄来的信,无非是从山庄或讲武堂来,张胤自然是要赶紧看的。他接过信筒,去掉火封,倒出一封帛书,展开一看,秀美圆润的欧体字映入眼帘:
悯农郎君台鉴。
偶闻郎君将兵南下,窃以为郎君之志不在董,而在天下。郎君弱冠赴难,播名海内;值黄巾邪害,统兵讨剿,摧敌折枯;胡乱之时,引兵攻坚,载绩武功;牧守幽州,屯田兴商,民咸感惠。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郎君耳!今郎君振一州之众,威震天下,岂无封户刻石、南面而听天下之意乎?
董卓在朝,倒行逆施,关东群雄必群起而攻之。且卓残暴寡恩,背信失义,属下之忠,尽在利耳,利去则义尽,其命必不久矣。关东群雄,各在私心,亦难成事。君可虚与委蛇,借势振威。虽黑山跋扈,但大兵临之,诸贼必灭;顺势西进,则匈奴必从;回众东向,则冀州可定;顺海扬帆,则青州亦安。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成光武之势,力迫董卓,奉大驾于洛邑,号令天下,征讨不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则天下可定!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胡言乱语,祈恕不恭。
妾秀敬上。
张胤读罢拍案而起。任他如何也想不到,樊秀一弱女子竟然能说出这番话,这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类似的话,历史上贾诩对李傕说过,沮授对袁绍说过,毛玠对曹操说过。有此见识者,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张胤熟悉世事的发展,是因为他后世而来的身份。贾诩、沮授、毛玠等人最少也是在一年以后才提出类似的观点,这个樊秀竟然在这个时候就写了这封信给他。而且樊秀在信中竟然还预测关东群雄必然会讨伐董卓,而董卓也有可能会死于自己人之手。细想起来,实在是太过恐怖,越是熟悉这段历史就越觉得恐怖。这种对局势的准确把握和对未来的推测,需要具备的东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