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扶桑镜梦

第五十一章 狂澜始

字体:16+-

事情怎么会窘迫成这样呢?

庆应三年(1867年)二月,“一会桑”的首领一桥庆喜,统和御三家中水户、尾张两德川的势力,联络京都公卿和倾向武力攘夷的诸侯,携手幕府老中首座酒井忠绩等保守幕臣发难,一举扳倒了维新派。

可主张开国的维新派失势,却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其中最严重的是洋人的反击和粮价的不断上涨。

因此呢,维新派失意后得势的武力攘夷派和保守幕臣,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和哀嚎。

至于,为什么要把洋人的反击放在事关生死的粮价上涨之前?

这个嘛,是因为,粮价飞涨不能抑制的重要因素,也和洋人的反击息息相关:

受对外开埠的影响,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这些年扶桑各地粮田不断被转为桑园、茶园啥的,导致粮食持续减产。而为了果腹求生,扶桑不得不开始进口粮食——作为一个还没工业化的农业国度,这不能不说是个极其讽刺的事!

而维新派失势后,作为主要外部粮食供应者的米人洋商,开始大量收缩粮食输入。

其实也不是说不卖,只是价格一路提高,比原本足足涨了五成。

可问题是,扶桑本来的粮价就高高在上,这再一涨价,谁肯买啊。

对高高在上的大名、有权势的武士和富有的豪商来说,饿也饿不到他们。那既然近乎无利可图,谁肯当这个大傻子呢。

因此啊,大家买一点意思意思就好了。

可杯水车薪导致的结果,就是庆应二年(1866年)开始的大凶作弄假成真:

原来,庆应二年当年年末的粮食饥荒,其实并不严重。

但受高丽“丙寅洋扰”战胜米、佛的鼓舞,各方势力有意囤积居奇,加上经过大肆渲染,这才造成了大凶作的印象。

因为不怎么干,怎么能顺利扳倒了维新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