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在南宋

第四二九章发解临安省试

字体:16+-

自宋仁宗赵祯登基创办了武学后,武举这一为国选取军事人才的制度才慢慢的走向正规。

武举的考试也开始复杂起来,到最后一共设有四项考试。

第一项的比试环节,在京城附近的考生,由兵部隶属的兵曹进行考核,而在偏远地区的考试就由此路帅司负责。

考过了,就得去京城礼部和兵部的主持下参加第二项考试,谓之“解试”,

考试内容仍然为弓马武艺和程文,程文的考试范围是《武经七书》,主要是考验武举考生对兵法的掌握和大脑瓜子灵不灵光的意思。

第三项曰“省试”,也叫兵部试,和头两场考试一样,分文武两项考察。

武功这项主要以马步射为主,程文这项依旧是问策,只是难度逐渐加大而已。

第四项也就是最后一项殿试,仍然是检验文武两项,但是侧重点是对兵书策论的解读,完事排排名次,看看你在优等、次优、次等、末等这四个等级里能评那个,成绩好,将来授予武职时越高。

说实话,在南宋之前,武举考试虽有了些条条框框,步骤也算规范,但是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下,武举,并不被人重视,每年的考试也是流于形式,为武举服务的武学,甚至一度停罢。

后来,靖康之耻宋庭南渡之后,朝廷上下才认识到武学的重要性,为了加大自身军事力量从而才对武举有了重视。

武学也随之加强,还设立了许多专门管理武学的机构,连教授武学学生的武学教练也专门从文武百官中,选拔那些在武学上有所长处的官员前来任职。

以上种种措施可以看出,宋朝后期,朝廷对武人有了一定的宽容,这也是南宋末期,能够阻滞威震亚欧大陆“元一统”前进步伐的原因之一。

“狗儿啊!你看天色不早了,要不先去吃饭吧!吃完了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