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是元朝的第一任皇帝,他之前的是蒙古大汗,第一位是铁木真,第二位是铁木真的儿子窝阔台,第三任是窝阔台的长子贵由,由于贵由的早死,没有继承人,汗位便由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而蒙古在攻打南宋时被射死,他的弟弟忽必烈这才继位,成了元朝的第一任皇帝。
忽必烈这个人,比起之前的大汗来,多了点文化。
他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
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汉族为主的知识分子,成为忽必烈的幕僚,也让忽必烈对汉文化有了很深的了解。
在窝阔台大汗时期,忽必烈就起用汉族知识分子窦默和姚枢等人。
窦默为忽必烈讲解三纲五常、正心诚意之说;姚枢为忽必烈讲解儒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忽必烈在和林结识的僧人子聪,后赐名刘秉忠,是一个于书无所不读、论天下事如指掌的人,由于他博学多能,善于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
公元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忽必烈大为赞成。
这一点,可见忽必烈是胸怀大志的人,也是善于纳谏的人。
一个人,在上位,如果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不但祸国殃民,还会害死自己!
自古以来,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能够做到兼听的人,都是会成就事业的人!
公元1242年,西京怀仁人赵璧也应召到忽必烈左右。
赵璧学习蒙古语,为忽必烈译讲《大学衍义》。
公元1244年,赵璧荐引金朝状元王鹗到忽必烈王府,为忽必烈讲《孝经》、《尚书》、《易经》及儒家的政治学和历史,每夜分,乃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