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高丽而言,无论是求和,还是死战,都无法改变他们最后的结局。
这些文人将国家大义束之高阁,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东西。
不管高丽王做出何等决策,最终承受战争之殇的,都只能是高丽的百姓,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而且此战过后,高丽必定元气大伤,尽数半数的城池被明军所洗劫,损失的资源在短时间之内定然无法补充。
同时站在朱高炽的角度来看,他有一万种整治高丽的法子,大军一路推进过来,出于善心,他只是掠夺金银粮食,并未伤害百姓。
而且时值八月,不久之后就是秋收,若把事情做的绝一点,完全可以沿路毁坏庄稼,人为的在高丽引发饥荒。
缺少了秋收的粮食,朱高炽只需要把高丽王都一围,不出一个月,高丽必败无疑。
随着战火在高丽国土之上蔓延,这二十年间所鸡肋的根基也会逐渐被侵蚀。
甚至朱高炽愿意的话,可以从海陆两条线路封锁,禁止一切大明铁器进入到高丽境内。
到时候,高丽军士没有武器可用,岂不是成了待宰的羔羊。
当然,强势进攻,暴力碾压的法子来的更加直接,对大明的好处也是最多。
可此刻坐在朝堂之上的高丽王却根本无法分心去思考这些,在他的心中,对大明突然的进攻是极度气愤的。
他也承认,高丽这些年也的确从大明边境捞到了不少的好处,可若是仅仅因为这些破事,就要灭了高丽,那么实在是太过于蛮横,毕竟狗急了也会咬人的。
可另一方面,在见识了大明虎贲的实力之后,他又提不起奋力战斗的心思。
虽然上位之后,高丽王对军事也是十分重视,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若是如台下臣子一般,仅凭着一腔热血就让手底下的将士去送死,自然也是不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