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开局重生,我是汉寿亭侯第三子

第113章 宝岛

字体:16+-

华夏部落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而当时的东边海边是东夷,南方还有九苗。从炎黄时期到夏商周时期,华夏的中心在中原地区,后来逐渐向外扩展。

考古发现,在黄帝与炎帝时代,江浙一带有良渚、河姆渡等文化存在,南方与中原地区文明程度是相近的。然而河姆渡文化时期在距今6000年前后和距今5000年遭遇了两次大洪水,大洪水改变了河姆渡的姚江改成东泄,姚江改道导致咸潮一日两次倒灌,土地因此而盐渍,河姆渡人被迫迁移。

浙江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具备了王国的基本特征。通过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相对照,专家们发现在夏朝前期,全球都经历了一场大范围的气候突变,引发了史前大洪水。这场自然灾害持续百年,淹没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良渚人构筑的巨大堤坝,最终也没有能够挽救他们的王国,良渚人被迫四处迁移,文明中断。

河姆渡和良渚文明消失,夏商周开始,华夏文明主要在北方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有众多诸侯,南方却只有楚,吴、越几个诸侯。秦汉三国时期,南方地广人稀。即使经过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唐宋时期,南方依然落后于北方。古代人为什么不愿去南方呢,有几个主要原因:第一,南方降雨量大,森林很少开发,沼池遍地,炎热潮湿、瘴气弥漫。

第二,南方山地众多,分布着山越和南蛮等土著民族。

第三,南方山多耕地少,而且森林广布,开垦非常不便。

古代北方人不愿意去南方最主要原因是瘴气,瘴气是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导致水源污染,产生各种病菌和病毒,进而造成了许多热带病、地方病、人体寄生虫等问题。

《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直到宋朝苏东坡还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朝时期广东,海南还是流放犯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