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日的余晖即将收走大地的时候,离轩一行看到了眼前这座大城。
洧水(今双洎河)与溱水(今黄水河)之间,大城出现于地平线上,仅离轩一行所看到的西面城墙,南北之长就约有十余里,中间城楼耸立,直插蓝天。
这是新郑,即原韩国都城郑,郑国与韩国在此建都近六百年,中原文化之中心。韩国被灭后,为别于关中郑县,将郑改名新郑,在原韩地置颖川郡。作为中原文化的交汇之所,韩国虽然弱小,颖川郡却是除数百年未受战乱和内乱影响的关中咸阳地区之外,最为繁华的区域。
如今,虽然因为地理位置因素,颖川郡治所已设于韩故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但新郑城之恢弘气势,城内之繁华,在中原地区仍无一城能出其右。
与咸阳无外城墙保护不同,新郑则是典型的坚城,此时,太阳即将落山,城门正在准备关闭。南门榀快马向前,叫住了正在关城门的门卒,出示路引。门卒见是大员经过,均肃立为礼,让离轩一行缓缓进入。
离轩也第一次经过如此雄伟的大城之门,令他心中赞叹不已。新郑城门洞约有近三十丈,这意味着新郑护城墙底基有近三十丈之宽!城墙高约三丈,城门位置更高达十丈。较宽的底基,既让城墙可以修得更高,也让城墙极为坚固,不易被自然和战争所损坏。
由于新郑城形似牛角,民间常有以“牛角城”称谓新郑。
按理来说,作为一方大员,离轩应当先往离新轩偏西南的颖川郡治所阳翟城,拜会颖川郡守,再往北上邯郸。不过,离轩在洛阳逗留时间已长,又想到新郑看看,于是省略了这一步,直接走直线到了新郑,而让一位护卫持离轩拜帖,送往阳翟,以示借道歉意。拜帖并非正式程序,离轩有来自朝廷的路引和通关文书,不用见任何人而一路直达邯郸。但在高级官吏经过大地方时,向当地最高长官递交拜帖,是官场的私下礼仪。